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始建于1929年,1931年建成。
上世纪30年代以前,东北地区仅有沈阳一所刚刚创建的“东北大学”。吉林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若想升学只能去“东大”,但因名额等原因所限,绝大部分家境宽裕的子弟均远涉关内京津等地求学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子来说,若想深造,则难于登天。因此,地方有识之士纷纷向吉林省当局、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、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请愿,要求创办一所吉林省自己的大学。“吉林大学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营建起来的。
张作相想把“吉林大学”创办成东北一流大学,因此要求建筑一定要有独特的风格,并决定聘请时任“东北大学”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先生任总体设计。民国初年,建筑活动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。到了欧美建筑商在中国的各通商口岸陆续开拓市场时期,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纷纷与之抗衡,于是,国内营造欧式建筑之风大盛。时至上世纪30年代末,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回归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与文化,并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近代建筑之中。此后,中国建筑师们的作品均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,摆脱了惟传统是尊的束缚。由于背景、民族气质及设计思想等因素的不同,这个时期国内各地建筑亦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建筑风格。石头楼是梁思成回国之后的第一部作品。参加设计的还有时任东北大学教授、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回国的陈植、蔡方荫等人。
整个校区建成后,70多年来,几经变易,先是吉林大学于1929年8月20日在校长张作相、副校长李锡恩的主持下正式开学。但由于新校舍正在兴建,招收的文法学院学生,法律系、教育系本科生各一班,专科生两个班和原法政专门学院法律科学生两个班,暂在原法政专门学校原址(原裕华染织厂位置)学习,理工学院招收的土木工程系本科生一个班和预科两个班,暂在北大街南端的临时校舍(现已拆除)学习,并曾一度借用原市一高中校舍上课。1931年7月校舍竣工。但启用后不久,“9.18事变”,吉林大学停办。1932年初,吉林省第一师范学校迁入本校舍,1934年改办为高等师范学校,1938年又改名为“国立师范大学”,1945年,“8.15”日本帝国主义投降,师范大学停办。光复后,八路军进驻吉林,于1946年初恢复了吉林大学,对接收的大学生组织政治学习和培训工作。1946年6月,国民党占领吉林市,成立了“长白师范学院”。1948年3月8日,吉林市解放,又重新恢复了“吉林大
学”。1948年6月,原在佳木斯市的“东北大学”迁入吉林,与吉林大学合并,学校改称“东北大学”。1948年10月18日,长春解放,“东北大学”陆续搬迁,到1949年初,全部迁往长春成立了师范大学。其后吉林省曾利用本校舍开办了省委党校。1950年初,经东北局决定,“东北工人政治大学”由沈迁吉,在本校址开办。一年后的1951年夏,东北工人政治大学又迁回沈阳,将本校舍交给吉林省军区。1955年5月,吉林省军区伴同省委、省政府迁往长春。长春电力学校将校舍与吉林省军区在吉房舍对调,迁来此地,改名吉林电力学校,并于1958年8月升格为高等工科院校,改名为“吉林电力学院”。
一直到“文化大革命”以前,虽然历年也稍有兴建,但总的面积不大。学院的教学活动,还基本上是围绕着三座石楼为中心进行的。解放以后,石头楼虽得到了一定保护,但在“文革”期间,亦遭到了一定破坏。在石头楼中间广场的中心位置,原设计了一座喷水鱼池,构成了小型庭院,将全部建筑联系在一起,在“文革”中被拆除;楼上的螭吻被用水泥涂上。“文革”以后,党和政府加强了对石头楼的保护管理和利用。1992年被吉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9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3年和2004年东北电力大学对石头楼进行了维修。目前,石头楼保存状况较好。